中国:历史与未来
 
 

发刊辞

思索未来,再造文明

—“中国:历史与未来”网站发刊辞"

       今天是“五四”!我们启动此网站,继续一个百年未竟的事业!

       1919年的世界与中国,时值一战刚刚结束,那是场将人类历史截分为二的事件,从此开启了一个激荡的二十世纪,灾难和希望并行,野蛮与文明俱见,影响遗续深远,迄今依然。借一战走上国际舞台的中国,因各种内外缘由,却未能完成现代国家的构建。“五四”的出现,既是一个经知识分子殚精竭力推动数年的文化运动所结出的果实,同时亦预示了那场以思想与文化为宗旨的运动的衰萎。在战争与动乱的激化下,渐渐地,政治口号代替了学术的分析,意识形态排斥了思想的磨砥。随之一个政治与思想偏狭独断的时代的降临,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及相关命题的讨论皆归于湮灭沉寂。

       百年已逝。此刻,正值新冠病毒席卷全球,引发的灾难及种种后果足可谓是一场新的世界大战;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又界临一个重大的转折点。历数十年的一波全球化大浪退潮,各种思想的论战再起,社会阶层的矛盾深化,地缘政治的纷争剧增。而新的生活方式及文明理念或也将孕育萌生……无人能全然预见将来,幸福与自由之光是否依旧能抚照人们。中国人将何以自处?该怎样面对不确定的未来?

       近两个世纪,中国的现代性文明转型已过万水千山,却依在途中艰难跋涉;我们早已告别旧日的海岸,却仍在风疾暗黑的洋面上眺寻着新的灯塔。不断浮现的文化乡愁从未能给民族的未来指明航道。毛式的共产主义乌托邦模式已归失败;局部否定这种模式的邓式改革,尽管带来某些发展,也已因其内在的缺失而左右支绌,无以为续。与“新文化—五四”时代相同,我们仍要思考如何实现中国文明的现代转型;与之有别,我们亦要探索现存体制的转轨再造。这种双重转型复杂而又艰难,中国需要新的思考,新的突破,以创造新的未来。

       “五四”虽已远去,“新文化”却尚未全然生根。或许我们不再如先贤们那般浪漫,但他们批判的勇敢,对社会的承担,却绝不该丢弃;他们思想引介上的穿凿、粗简与迷误需要我们警慎戒鉴 ,但他们挚起的“民主与科学”的旗帜却仍须坚守高扬;舍此,我们又何以消除专制与蒙昧?只是,应在那旗帜之上明晰地标添两字:“自由”!——以“自由、民主与科学”来更完整地展现我们对一个世纪艰难历程的省思,以及对现代文明深化了的理解。并依此推动对中国走向未来的具体路径,制度设计的探讨,这是百年蹉跎所应有的成熟,也是达成转型的现实需要。

       二十世纪初,中国人眼中的世界还多半是一个想象的世界,模糊与遥远;现今,世界已是中国人活跃其中的世界,中国也是日渐世界化的中国;世界与中国紧密互动相连。系统、深刻、准确地认识世界的任务,却仍然艰巨。旧的课题尚未答毕,新的挑战已然浮现:环境、气候、信息与生物技术,全球治理,中国自身的转型,种种问题相互纠结连带,都在考验着我们的责任感、勇气、想象力与学养。也因此,没有任何时候比今天,信息的流畅、自由的探讨、对权力的约束会变得如此重要,这不仅关系思想与学术的发展,亦牵涉人的生命与自由的存续。世界如此,中国亦然。深厚的研究与思考,可为中国的文明重建累积基石;积极的思想与学术的对话,汲取他人的智慧,又实为增进人们彼此的理解、中国转型顺畅所需的重要条件。

       从1919到2020,沧桑巨变。民族的危机、盛衰从此不该再委推于外,更将取决于中国人自己的抉择;能否超越单一的民族意识与框架,以一种明确、坚定、恢宏的人类意识去思考中国,观照人类,这是衡量中国知识分子百年来思想是否升华的一个最重要的尺度。在这个前路不明、危机频现、专断、偏狭的氛围再度蔓延的时代,我们继续召唤自由、理性和宽容的精神,为每个中国人的尊严、权利与幸福,亦为这个星球上的和平、繁荣与文明的存续,努力去思索未来,再造文明,以贡献于人类。

此为发刊辞。

网站说明

创设目的、编辑原则与栏目设置说明

创设目的

鉴于中国近年来思想学术自由讨论的空间大幅压缩,中国的大转型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亟待深入的探讨,中文学术发展亦需要研究成果的发表空间,由海内外一些对中国命运、学术进步抱有深切关怀的学者倡议,特创立本网站。 本网站现设在欧洲。

编辑原则

本网站主张思想与学术的兼容并包,理性多元,欢迎具各种观点的文章发表。但一些持非理性的国家主义,民族主义,鼓吹极端思潮的文章,本网则恕不刊载。这不是我们缺乏学术与思想的宽容,而是因为这既有违本网站对理性平和精神的倡导,亦因这类稿件在中国有大量可能的发表空间,故不需占用本网站有限的资源。敬请理解。

本网站倾向于刊发有深厚的关怀,且有足够的思想与学术深度的文章。我们对学术规范有所强调,但最重要的标准是言之有物,不做各类八股之论。

本网站只负责编辑发表,刊发的文章中的观点及提供的信息由作者负责,本网站不负责相关信息核实,亦尊重作者各自所持的立论观点。

本网站采取主编负责制,协调编委会,负责具体的组稿、审核、编辑、发表等相关工作。

来稿及组稿原则上经编委会或由主编、编委会委托的专家匿名审核确定后发表。

来稿请寄 contact@chinese-future.org

版权归本网站,但欢迎各方转载,注明出处为盼。如作者他日有使用发表的稿件的出版计划,烦请告知本网站即可。

栏目设置

“政治”专栏:主要探讨国家制度的构建、政党与政策等相关课题,如,国家权力的正当性、国家组织与运作的原则、设置,政党运作,中央与地方的关系,法治国家的建设等。

“经济”专栏:讨论中国经济的制度、运作、政策以及与中国经济相关的世界经济问题。

“社会”专栏:探讨中国的社会变迁、社会阶层、社会运动与冲突、乡村与都市社会的发展、社会问题等课题。

“文化”专栏:探讨中国的文化认同、传统的再认识、习俗、性别研究、地方文化等课题。

“历史”专栏:讨论中国历史尤其是近当代历史的重大事件、人物、思潮对历史沿革及当代中国的影响。

“台、港·澳、藏、疆”专栏:讨论与此相关的政治、文化、社会、族群、经济方面诸问题。

“中国与世界”专栏:探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、相关地缘政治、文化交往相关课题。

“镜与灯”专栏:探讨其他国家的历史与文化、理论与实践对中国人所可能具有的借鉴与启示,以此相互映照,为中国未来的文化与制度建设觅寻镜与光。

编委会

网站编委会

主编

张伦

编委会成员 : (鉴于各种原因,现只暂列国外的编委)

文贯中 :   芝加哥大学博士,美国三一学院教授

王柯 :   东京大学博士,日本神户大学教授

许成钢 :   哈佛大学博士,香港大学荣誉教授、欧洲经济政策中心研究员

吴国光 :  普林斯顿大学博士,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教授

裴敏欣 :   哈佛大学博士,美国克莱蒙学院教授

张炜 :   牛津大学博士,英国剑桥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前主任,高级讲师

张伦 :   巴黎高等社会科学院博士,法国赛尔奇—巴黎大学,法国“全球研究 院”教授      


最新文章